2025年01月18日
微信

游记| 一场难忘的鼓浪屿信仰文化之旅

作者: 石伊泉 | 来源:基督时报 | 2024年12月07日 13:35 |
播放

鼓浪屿到处葱葱郁郁、鸟语花香、小径蜿蜒,不仅有可以眺望的碧波海浪,还有别致典雅的万国建筑,更有特色鲜明的闽南文化与丰厚的基督信仰历史。初到鼓浪屿,太多的岔路口叫人左右徘徊,太多的老房屋让人眼花缭乱。但不论你走向哪条路,遇见哪幢楼,都写满了历史和故事。接下来,让我们一起走入鼓浪屿信仰文化之旅。

第一站:救世医院

救世医院由美籍荷兰宣教士郁约翰创办,也被称为闽南西医的“黄埔军校”。院内建有两栋独立的楼房,分别作为男、女医院,两楼之间建有一座白色质朴的小礼拜堂。就在这样一所小小的医院里,郁约翰与他的医疗团队曾一起通过精湛的医术与无数诚恳的祷告,救助与托起过许许多多贫苦病痛的人们,为他们带来了身体的恢复与灵魂的复苏。同时,郁约翰还开设了医学专业课程,培养出诸如陈天恩、黄大辟等一批西医人才,救世医院也成为闽南名医的成长基地。

d5scyduv29vmkwi9fl.jpg

 d5scz21x26ixuq9qgp.jpg

第二站:船屋

d5sbqlyu2gkqb71cch.jpg

船屋也是郁约翰设计的建筑作品,是他送给自己学生黄大辟的礼物,如今这座建筑也算得上鼓浪屿最古老的别墅之一。前来参观的游客几乎都会对别出心裁的船屋称赞不已。据历史记载及实地观看,不难发现该房屋的宅基地位于缓坡坡顶,呈长三角形。这样的地势和土地现状是很难建造房屋而且充分利用空间的。但郁约翰却巧妙地利用了地势,极具想象力与创造性地将别墅做成船的形状。整个楼房严谨对称、左右展开、简洁明快。

沿旋转楼梯来到三楼俯视整栋别墅,就能看到它宛如一艘蓄势待航的海船。再上一层便可站于楼顶平台,一侧可观赏八卦楼与汇丰公馆,另一侧可眺望大海与厦门岛。别墅还配有别致的花园,围墙的顶端爬满了盛开的三角梅,更是增添了一丝浪漫的艺术气息。船屋不仅是一栋不可复制的建筑杰作,更是一份超越国籍、因福音之爱而联结起来的师生情谊的美好见证。

d5sd89dz1pqdq6r8b6.jpg

 第三站:祷告园

d5sbr4bbnf9ca7gemm.jpg

祷告园其实不是个园子,甚至都不是一块平地。要想找到这个神秘之所,人们要沿着船屋旁的小路一直上坡而行,走到一处被巨石阻挡视线的地方。这里看不到所谓的路,但只要凭着信心再往前探一探,然后手脚并用地小心攀爬,就能到达岩体之上。当脚掌踏上最高的深墨色巨石时,你会发现这里被巨岩环抱,竟奇妙地合围出了一个独立空间。眺望前方便是一片汪洋,海浪一次次拍击着礁石,发出轰鸣。据鼓浪屿当地人介绍,此地也被称作“月光岩”,与著名景点“日光岩”遥相对望。

一百多年前,许多刚信仰的基督徒常会遭受家人的逼迫,所以他们在夜深人静时偷偷跑出家门、爬上岩石,来这里向上帝祷告。在这些巨大的石块之上,无数的信徒曾热切而真实地向上帝呼求、哭泣、歌唱,把自己的心事与心愿向上帝诉说,将这里变成了一个极有祷告恩膏的地方。因此,这里也被称作“祷告园”。它虽未像其他热门景点一样被众人熟知,却坚立在海岛的一角,持续不停地陈说着上帝的儿女们如何与主亲近、靠主得胜的动人故事。

第四站:基督徒墓园

d5sd16ib7w3kcdgicq.jpg

通往基督徒墓园的石板小路鲜有人走,这里远离喧闹的商业与人群,僻静又沉寂。墓园内大大小小的墓碑林立,各样青草和低矮的灌木凌乱地生长着,无人打理。

这片墓园始于1842年。当时美国宣教士文惠廉的夫人撒莱随夫到鼓浪屿不满三个月,就因患热病去世,被葬于这里。后来,大多安息主怀的当地宣教士们都被埋葬于此,就逐渐形成了如今的墓园。当时在鼓浪屿的宣教士墓地都拥有正规的审批手续,因而被宝贵地留存了下来。当走近每个墓碑细细查看时,碑上的人名并不全能一一辨认和知晓,但基本上都刻有明显的十字架或与信仰有关的其他文字或符号。这一切都安静地呈现着一对对传教士夫妻、一个个宣教士家庭为中国福音而奉献与牺牲的事实,有一块墓碑上还清晰刻录着八个月婴儿的名字。

d5sd0b7wapbhgxptk3.jpg

前不久,郁约翰牧师的坟墓被找到,他的女儿就葬在他身旁。还有许多中国基督徒在生前立下遗嘱,希望能埋在自己的宣教士老师身边。如果没有这么一群为爱舍己、将生命献上的宣教士,也就不会存在这片基督徒的墓园。他们虽然在基督里安息了,但是他们依旧活着,用他们的见证与精神仍在说话。

d5sd1oulp88cgifrur.jpg

立场声明

基督时报特约/自由撰稿人文章,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,供读者参考,基督时报保持中立。欢迎个人浏览转载,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,不得转载!

版权声明

凡本网来源标注是“基督时报”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。未经基督时报授权,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、公共网站、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。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、微博、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,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、作者与链接地址(URL)。其他公共微博、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,请通过电子邮件(jidushibao@gmail.com)、电话 (021-6224 3972) ‬或微博(http://weibo.com/cnchristiantimes),微信(ChTimes)联络我们,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。